欢迎访问南京市太阳城小学!
  • 文章标题
  • 文章摘要
  • 文章内容
  • 全文搜索
博爱 · 创新 · 阳光 · 责任
bj

栏目导航 >>

【阳光太阳城】真情境,真科学 ——记栖霞区小学科学第十三周区级教研活动

浏览数量:31     作者:南京市太阳城小学     发布时间: 2021-11-29      来源:本站

为了进一步钻研课堂教学,提升科学教育质量,2021年11月25日,栖霞区小学科学第十三周区级教研活动在太阳城小学如期举行。

1.jpg

2.jpg

本次教研活动主题为:真情境,真科学。活动分为三大环节:首先是三位科学老师执教了三节科学课,然后是教师研讨,最后是教研员点评。

第一节课由金陵小学杨帆老师执教五年级《微小的生命体》。本课从春游途中遇到的真实问题导入,一滴看似清澈的水中究竟有什么呢?学生猜测可能会有微生物。水里真的有微生物吗?你看到了吗?杨老师提供给学生显微镜帮助学生进行探索发现,通过观察学生发现水里有会动的物体,会动的物体就是微生物吗?学生在四年级的时候已经学习过生物具有生长变化、繁殖、对环境变化作出反应、需要养分等特点。这时,教师提供给学生相关资料进行阅读,通过分析学生发现这个物体是微生物。本节课中学生建构了对微生物的初步认知,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命体,通常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楚,并且微生物也是生物,具备生物的特征。

3.jpg

4.jpg

5.jpg

第二节课由太阳城小学卞海霞老师执教四年级的《小小电力工程师》,她创设了为即将开发旅游的小岛供电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围绕怎么发电,电是怎么传输的,以及电有哪些用途这三个主要问题,通过资料分析、小组讨论、组间交流的方法,设计并修改自己的方案,最后以方案发布会的方式进行全班汇报。学生在资料阅读的过程中,运用了比较、分析的思维方式,寻找证据,最后整合成自己的观点,在汇报中提高了表达交流的能力。

7.jpg

8.jpg

9.jpg

第三节课由南师附中仙林小学蒋洁老师执教四年级的《小小造船师》,本课围绕做一个小小造船师,建造一艘载重大的货船这一主线任务展开。课的一开始,蒋老师向同学们出示了“锡箔纸”这种放入水中会沉底的材料,随后抛出问题,“怎样才能用锡箔纸造出一艘附在水面的船”。同学们发挥自己的动手能力,通过改变锡箔纸的形状,造出了圆形、方形等各种形状的船,让船浮起来。随后,蒋老师用棋子充当货物,让孩子们测试了第一轮船只的载重量,进一步向同学们提问“为什么同样的锡箔纸造出来的船载重量不同,怎样才能增加船的载重量呢”。同学们围绕新问题展开了讨论,并通过积极动手改进,让船只载重量提升。课堂的最后,蒋老师总结了让船只载重量增加的秘密在于船进入水中的排水体积大小。

11.jpg

12.jpg

13.jpg

在评课环节,老师们踊跃发言。朱明老师首先赞扬了三位老师课堂准备充分,然后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在《小小电力工程师》中还可以运用接龙策略,认为这样可以培养学生交流的好习惯,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促使学生与别人交流的同时还有思考,增强了交流的有效性。杨悦老师认为第一节课《微小的生命体》中当学生对观察到的事实与自己的猜测混为一谈时,老师引导学生认清什么是事实,什么是猜测,这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很有必要的。

15.jpg

16.png

在教研员高伟老师点评环节,高老师首先肯定了三位年轻老师课堂教学比较沉稳,然后针对课堂提出了指导建议,他说合适的工具对课堂教学是大有裨益的,区内之间可以实现资源共享;课堂中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发言,对学生发言出现科学性错误的地方要及时修正,不能放过;《浮力》一课本来是比较难上的一节课,但是只要找对方法,多钻研各种版本的教材,就能创造性地找到合适的方法,今天蒋洁老师的造船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生动有趣又饱含科学探究。最后,高老师从宏观的角度对教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老师们不要满足于上一节“还不错”的课,要追求更加优秀,更高质量的科学课堂。

17.jpg

科学家的探索从不止步,我们对科学课的探索也将勇往直前,相信栖霞区的科学教育在教研员高伟老师的带领下,在全体科学教师的努力下一定会越来越好!


主办单位:南京市太阳城小学教育集团  |  地址:南京市太阳城小学 电话:025-84363538
苏ICP备2024130403号-1   苏公网安备320113023210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