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2 作者:南京市太阳城小学 发布时间: 2025-03-10 来源:本站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春天一步步的走近,妆点美丽的校园。2025年3月6日上午,任美静老师带领四(1)班同学在录播教室共同展示《纳米科技就在我们身边》(第一课时)。
《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是四下第二单元一篇科学小品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纳米和纳米技术,并举例说明了纳米技术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以及纳米技术在未来可能带来的变化。它让学生了解前沿科技的发展,拓宽他们的科学视野。
任老师在本节课堂上,从字词关入手,以后鼻音、科技术语、多音字为支点,夯实学生们的基础,扫清字词障碍。在梳理课文阶段,带领同学们学习如何找关键句,从而把握一个文段的主要内容,甚至整篇文章的核心。解决问题环节,以读书支架为主,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从文中找出问题的答案,层层剖析,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提升了他们的思维能力。课堂上同学们积极举手,踊跃参与,思想在任老师的带动下,开出朵朵思维之花。
课后,听课老师们齐聚三楼会议室对本节课程进行研讨。一年级组的吴老师认为任老师教姿教态自然亲和,与学生保持良好的眼神交流,整堂课的教学环节紧凑,过渡自然。二年级组的赵老师认为任老师目标明确,讲授法与直观演示法相结合,运用图片和实物展示,增强教学直观性。新授环节注重引导,通过提问、引导阅读,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和信息提取能力。建议有些提问学生回答后,可进一步追问。王老师认为任老师语言生动有趣,能贴近生活的实例,激发了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探索精神。建议除图片外,也可以引用些其他多媒体资源的方式。三年级的宋老师认为任老师的课非常的完整,教态自然,语言生动,思路清晰,建议评价更具体更有引导性,配合媒体更好。印老师认为任老师对教材潜心钻研,在生词教学环节将词语进行分类,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识记、理解。精读环节从整体入手,围绕两大问题“什么是纳米?”“什么是纳米技术?”来展开教学,通过对科学小品文语言的通俗易懂、生动严谨来让学生体会纳米技术的神奇和伟大。指导朗读中,任老师借助重点词语的理解,借助多媒体并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难懂的概念,帮助学生搭起读中促悟的支架。四年级组的孔老师认为任老师带领学生清晰地了解纳米是什么、纳米技术是什么,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感受到纳米的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指导学生朗读的时候,任老师耐心、细致,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给学生做好示范,教学完一段后,还会和学生合作读句子。如果任老师在课堂上的语言再精炼一些,就更好了。五年级组的卢老师认为任老师教学环节清晰,以五“自”学习单串联起了整堂课。同时善用图片,学生通过观察地球和乒乓球的对比图片、乒乓球和纳米的对比图片感受到了纳米的小。最后,卢老师建议,如果能够指导学生读出纳米的小就更好了。
语文组教导主任岳老师认为任老师教学环节紧凑、方法新颖,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整堂课亮点突出,但也存在一些值得探讨和改进的地方。课堂上,任老师教学亮点显著。在教学工具运用上,极具创新性。她巧妙使用五自学习单,三次融入课堂。首次用于识字环节,把生字词按后鼻音、科技术语等类别区分,助力学生集中攻克识字难关;第二次在自主质疑环节,挑选重复率高的关键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段落;最后在写字环节,借助对 “蔬”“碳” 等笔画较多汉字的书写对比,让学生领悟书写技巧 ,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朗读指导方面,任老师形式丰富多样,运用了教师范读、领读,学生齐读、小老师带读等多种方式,充分锻炼学生的朗读能力,增强其语感。然而,教学是一门不断完善的艺术,任老师的这堂课优点突出,为学生带来了丰富的学习体验。如果在朗读指导的精准度和反馈明确度上加以改进,课堂教学将更加高效,学生也能收获更多知识与成长。
教研最后李校长对本场教研活动进行总结,首先李校长高度肯定了整堂课,有全局的把握,教学内容清晰,条理清楚,重视朗读的指导与理解,教态自然。同时也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可更好的运用多媒体展示,提出更具有建设性评价。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本次课堂不仅拓宽了教学思路,还加深了对教材的理解与把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将继续稳扎稳打、专注课堂,不断探索、稳步前行,在教育的道路上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文字:任美静
图片:宋加加
一级审核:任美静
二级审核:岳冉
三级审核: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