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京市太阳城小学!
  • 文章标题
  • 文章摘要
  • 文章内容
  • 全文搜索
博爱 · 创新 · 阳光 · 责任
bj

栏目导航 >>

【王瑞雪名师工作室】把“诗韵课堂”送到乡村小学 ——王瑞雪名师工作室受邀参加宿迁市乡村骨干教师培训活动

浏览数量:61     作者:南京市太阳城小学     发布时间: 2025-03-05      来源:本站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春到上塘,如诗如画!2025年2月27日2月28日,南京市太阳城小学王瑞雪名师工作室团队受邀来到江苏省泗洪县上塘中心小学参加第二届宿迁市乡村小学语文教育带头人培育站第十次集中研修活动。参加本次活动的专家有宿迁市教师发展学院副院长、特级教师曹智勇宿迁市中小学语文教研员、特级教师朱晓荔,南京市太阳城小学教育集团副校长、特级教师王瑞雪,泗洪县洪泽湖路实验学校、市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李新军校长泗洪县上塘中心小学校长魏田。宿迁市乡村小学语文教育带头人培训站导师及学员也参与了本次研修活动!

1.jpg

南京市太阳城小学王昕璐老师带领上塘中心小学四4班的孩子们一起学习了《繁星》第一课时。课堂上,王老师亲切的教态,温暖的点评,让孩子们如沐春风,沉浸在美妙的诗歌之中!她引导孩子们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感受诗歌的韵律,在想象中品味诗歌的韵味,在交流中体会诗歌的韵致,彰显“雪韵诗情”名师工作室“诗韵课堂”的三重境界!

南京市花港第一小学潘洁主任和四4班的孩子们一起学习了《繁星》第二课时。她洒脱自如的教态、深入简出的引导,助力孩子们畅游诗歌海洋。她以冰心奶奶童真、母爱为主题,从《繁星》一五九延伸至一系列关于童真、母爱的诗集,让孩子们运用稚嫩的语言,青涩的笔墨,绘出对母亲的浓情厚意。

随后,江苏省特级教师王瑞雪副校长,以《含英咀华话诗韵—以“轻叩诗歌大门”活动为例谈“诗韵课堂”三重境》为题向在座教师分享了她的教育情怀,以及她关于诗韵课堂主张的一些思考。王特从自身的专业发展经历开篇,娓娓叙述着冰心、李清照纳兰性德的诗给她带来的心灵震撼。读名著《红楼梦》让她深入思考她的教学,逐步形成了诗韵课堂的韵律、韵味、韵致三重境界!在参加第35届《现代与经典》时,舟特级高度评价她的诗韵课堂的三重境界!王特结合两位老师的课堂阐述了如何在单元整体意识下开展单篇教学。活动结束,她用自创的一首小诗“草长莺飞二月天,校园景致醉心间,春到上塘非神话,乡村教育绘新篇。”表达着自己回到上塘这片故土时热泪盈眶的深沉的情感。

最后,宿迁市教师发展学院副院长曹智勇特级结合几位老师的课,就单元整体意识下的单篇教学的意义、价值及策略做了详细解读。他认为在当前大单元大情景的理念下,一线教师们依然要坚守依标扣本的原则,扎实开展语文学习活动,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春风抚翠木,繁花满眼生!宁宿共赴,携手并进,无问西东!此次研修活动有效架起了栖霞—泗洪之间小学语文教育友好交流的桥梁。带着新的思考,相信教师们一定会在语文教育的田野中勤耕不辍,探索课堂教学中的诗意与远方!

12.png

送教下乡,永不漫灭的回忆

——记王瑞雪名师工作室送教上塘小学有感

南京市太阳城小学 王昕璐

2月28日,我有幸跟随雪韵诗情王瑞雪名师工作室踏上了前往泗洪县上塘中心小学的送教之旅。此次送教,我执教的是四年级下册的《短诗三首》,这段经历如同一幅丰富多彩的画卷,在我心中留下了永不漫灭的回忆。

初到上塘中心小学,我便被孩子们那淳朴的笑容和充满好奇的眼神所打动。他们的纯真如同山间清澈的溪流,没有丝毫杂质。然而,在与他们初步接触后,我也发现,这里的孩子与城市里的孩子相比,知识面确实要窄很多。就拿即将要学习的《短诗三首》来说,很多孩子连最基本的读正确都无法做到,更不用说体会诗歌的韵脚。这让我意识到,此次送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教学活动,更是一次帮助孩子们打开知识大门的契机。

当天晚上,我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孩子们那充满渴望的眼神,我深知自己肩负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于是,我决定根据孩子们的实际情况,重新调整教学设计。我删去了一些复杂的教学环节,增加了许多基础的知识讲解和互动环节,力求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跟上教学节奏,都能在课堂上学有所获。

第二天的课堂上,我始终以鼓励为主。每当有孩子主动举手发言,我都会给予他们最真诚的赞美和鼓励。慢慢地,孩子们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课堂气氛也逐渐活跃起来。在讲解诗歌的过程中,我通过生动的语言、丰富的表情和形象的比喻,引导孩子们去感受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孩子们的眼睛里闪烁着光芒,他们仿佛被诗歌的魅力所吸引,沉浸在了那美妙的文字世界里。

在互动环节,我让孩子们尝试模仿诗歌的形式,创作属于自己的一句短诗。一开始,孩子们都有些不知所措,只是静静地坐在座位上。我便走到他们中间,耐心地启发他们,引导他们从身边的事物入手,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渐渐地,孩子们开始有了灵感,那一刻,我看到了他们内心深处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创作的热情。

活动结束,班主任老师给我发消息,孩子们告诉他这节课是他们心中永不漫灭的回忆,于我何尝不是呢?这次送教活动,对于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次教学的实践,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我深刻地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心灵的沟通和情感的传递。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独特的种子,他们需要我们用爱去浇灌,用耐心去培育,才能茁壮成长。

13.jpg

种一颗诗的种子

——记王瑞雪名师工作室送教上塘小学有感

南京市花港第一小学 潘洁

伴随着温暖的春风,我们来到了美丽的上塘小学。感谢王特、郭校的信任和支持,让我获得这样一次宝贵的学习和锻炼的机会。本次送教活动给予我的启发和经验是一笔永久的财富,下面我就谈一谈我的三点感悟。

一、磨课中的顿悟

在试教后,王特一针见血地点出了我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听着她的教诲,我恍然大悟,如醍醐灌顶。我的教学设计环节完整,内容扎实,但是过于重视诗歌的朗读技巧、含义理解、特点掌握,课堂中缺乏情感,学生的朗读都是千篇一律的语气高昂,对诗歌的理解更是如出一辙,对诗歌特点的了解浮于表面。

王特说:“钢板造出的高楼大厦看似宏伟,但长不出有生命的东西。我们要做土壤,孕育种子,让它们开花结果。“她春风化雨般用深入浅出、生动有趣的话语让我明白了,知识是诗歌的骨架,情感才是流淌的血液。正如泰戈尔所言:“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情感浸润,才是诗歌教学最美的涟漪。

王特还说:“教师是提灯引路的人,路上引吭高歌的应该是孩子。要让观众看到孩子,而不是看到老师。”她告诉我,当学生在进行学习活动时,教师应该淡出课堂,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的舞台。我们在课堂上要通过观察、倾听、追问等方式去找到眼里有光的孩子,肯定他们,表扬他们,启发他们,点化他们,激励他们,通过恰当的夸大、高明的渲染,让孩子慢慢生根、发芽、长大。我明白了,当我们的光太亮时,孩子们便会藏起自己的火;我明白了,最动人的光不是太阳,是暗夜里彼此照见的微火。

二、实践时的真知

初到上塘小学就感觉很温暖,老师们热情友好,孩子们天真淳朴。倪老师帮忙印制材料,殷老师提前带着学生预习课文,孩子们认真乖巧听话,王主任陪着我们现场调试设备,魏校长关心我们的一日三餐,......

我们送教的那个班的孩子很多都是留守儿童,他们没有上过这样的公开课,没有见过那么多的领导、老师。初次见面他们看到我们时,好奇、紧张、胆怯、害怕,他们不敢举手,不敢说话,就端端正正地坐在那儿看着我们。经过两节课的熟悉,他们慢慢地放松下来,他们有的打开心扉和我们聊天,有的亲手做手工花送给我们,有的悄悄地告诉我们她害怕举手发言但是也想得到奖励......

夜已深,但为了能在孩子们的心田上“种一颗诗的种子”,我们仍在根据学情调整教案和课件。教学语言要多一点赞美和鼓励,教学内容减一些难理解的部分,教学活动勾连孩子的生活多一点,教学节奏在某些地方要慢一点......当我们在课堂上看到孩子们高举的小手,听到他们精彩的回答,我知道了,那些熬的夜就是为了遇见更好的孩子们。

三、反思后的成长

那天,王特告诉我,当她看到或是想到什么好的句子时,就会立即记录在手机上,再定期整理摘抄。我突然懂得,名师之所以成为名师,不过是把“用心”二字做到了极致。教育是一场永无止境的攀登,我深知自己此刻的高度不过是一粒种子破土时的微光。但我愿做教育原野上的追光者——追王特课堂里流转的诗意,追李镇西老师笔尖流淌的真诚,追于漪老师心田里生长的生命的绿意......

教育从来不是孤勇者的远征,而是掌灯人接力传递的温暖。最后,借此机会再次感谢师傅王特的用心指导,感谢太小苏甜主任的陪伴,感谢花港一小磨课团队的帮助,感谢郭校的关心支持。

图文:苏甜


主办单位:南京市太阳城小学教育集团  |  地址:南京市太阳城小学 电话:025-84363538
苏ICP备2024130403号-1   苏公网安备320113023210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