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9 作者:南京市太阳城小学 发布时间: 2024-10-18 来源:本站
O1 前期打磨
秋日之美,在于勃发与收获;教研之美,在于钻研与提升。2024年9月24日接到上课安排之后,戴静雅老师便着手备课和试上。半个多月的磨课过程中,戴老师的每一次试上,太阳城小学语文的教学团队引领者王瑞雪老师以及年级组语文教师共同观课,课后大家一起商讨如何更加有效地设计教学。
我校省特级教师王瑞雪老师对戴老师的教学进行精细专业的指导。她提出作为低年段老师,在汉字教学时,我们要注意音形义融合、汉字教学与文本内容、主旨融合。识字写字教学需要联结真实生活,在具体真实可感的生活情境里识字、写字,形成边识、边写、边思的识字长链条。只有置身在生活识字长链条中,学生的思维品质才能进一步得到提升和发展。
打磨后,戴老师进行了第一次试上。
课后,老师们纷纷表示戴老师能够结合图片、视频等丰富的教学素材,将学生带入秋天的景色中。戴老师还特别注重对学生朗读的指导,在朗读中感悟秋天的美丽动人。老师也提出,识字方法也应多种多样。
在专家的指引下和小伙伴们的献言献策下,戴老师在打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学方向逐渐明确,教学活动的板块划分也更为明晰,教学节奏也更为流畅自如。
O2 课例展示
10月17日,我校低年段语文组的老师齐聚一(1)班聆听戴老师带来的《秋天》展示课。《秋天》是一篇写景散文。课文抓住天气、树叶、天空、大雁等事物的特点,描写了秋高气爽、黄叶飘落、北雁南飞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新课标强调“朗读和默读”是各学段语文教学的重点。在执教《秋天》一课时,戴老师抓住读好轻声,读好重音两个方面来进行朗读地指导。有效地指导和孩子们童稚的声音完美结合,朗读效果甚好。悦耳地朗读为整堂课增色不少。此外,在本课教学上戴老师紧紧结合识字写字课的特点,图文结合,将汉字学习与认识事物建立联系,感知汉字的组字规律,教学中注意运用多种识字方法,激发探究汉字的兴趣,培养学生识记汉字的方法,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整堂课,戴老师能够整合学习任务,设计富有童趣的探究活动,避免烦琐的分析和讲解,重在培养能力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实现“学为中心”的课堂。
O3 课例研讨
课例展示后,低段语文组的老师们再次进行了深入的研讨。首先先由戴静雅老师向大家阐述这节自己的教学思路。随后,组内老师围绕“融通识字与阅读 发展儿童思维”这一校本研究主题,对戴老师课例展开研讨。
张宏雨老师说,戴老师的这节课的设计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重点知道了学生的朗读,并能借助丰富的多媒体资源,引导学生直观地感受秋天的丰富多彩。朗读是理解,是感悟,是积累。有的时候,读着读着头脑里面就有画面了,就有感悟了,所以朗读也是一种思维的训练。戴老师刻意地选择了一些有思维含量的句子让学生读,让学生在读中思考,读中训练。
边祥云老师说,课前导入中,戴老师出示“禾”“火”的甲骨文,告诉学生“秋”的汉字起源与演变,把中华文明是农耕文明的历史根植于学生的文化认知。“片”是指事字,采用字理识字,出现小篆“片”,引导学生观察其形状“像劈开的木片”并进行拓展积累叠词。随文识字环节侧重了解汉字文化,培养文化识字、生活识字的意识。这样的教学,提高了识字效率,为疏通文意、理解课文、积累语言、发展语言、训练思维打好基础。
在这次的活动中,我们共同探讨、交流,分享了许多宝贵的教学经验和方法。每一次的思维碰撞,都让我们对低段语文的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教研之路,永无止境。我校的低段语文组的老师们能将今天的收获运用到实际教学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孩子们带来更优质的语文教育!
文:边祥云
图:方芳
编辑:封雨雯
一级审核:徐雯
二级审核:施诗
三级审核:张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