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10 作者:南京市太阳城小学 发布时间: 2023-12-14 来源:本站
学习是最美的遇见,成长是最美的风景,教研活动是老师最好的成长平台之一。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语文组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课堂质量,围绕“聚焦探究性问题 探索实践性课堂”主题教研主题,12月7日上午,南京花港第二小学宋加加老师带领二(2)班学生共同展示了二年级古诗《夜宿山寺》一课。
结合学习经验,趣味导入。宋老师通过三幅图画带领学生重温《望庐山瀑布》、《赠汪伦》、《静夜思》三首诗,继而引出大诗人李白。熟悉的诗人名号一出,学生们争先恐后说出了对李白的认识。宋老师顺势而为,跟随者李白走进充满神奇想象的古诗《夜宿山寺》。
聚焦关键字眼,突出危楼之高。寺庙的特点就是“高”。宋老师提出:你从哪里感受到楼的高?通过教学:“危”、“百尺”、“摘星辰”“不敢”“惊恐”等词,反复揣摩李白的内心感受、夸张和丰富的想象力。
在第四节课时,听课老师们聚集三楼会议室进行研讨。首先由宋老师总述上课思路。赵老师认为:宋老师的课教资教态很好,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很自然;学生在课堂参与度很高;宋老师的课比上次有了很大的进步,可以看出宋老师是有自己的设计和思考的。岳老师认为:诗词教学中,也要适当加入字词教学。比如,在讲解“危”字头上一把刀,下面是悬崖,这样的讲解可以让孩子们更加切身的体会危的危险之意,再去让学生们感受这里的“危楼”会是“危险的楼吗?”,自然引出“高”,这样衔接更加自然。
最终,李玲校长做了总结。李校认为宋老师的课堂读的环节丰富多彩,有各种形式地朗读,但是个人展示的机会还是不足,应该把更多的时间放在读的环节中,真正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反复多遍的朗读后,再让学生说一说诗句的大致意思,学生肯定能通过表达体现对古诗的理解。最后,李校也提醒青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需要沉默的学生,争取给他们表现的机会。
一次研讨,一次沉淀,只为遇见更好的自己。全体老师将在思索中感悟教学艺术,在交流中,升华教育思想,在实践中,促进专业成长。最后,在每一次的教研活动中,老师们的教学水平正在不断提升,越来越好。
图片:孔欣雨
文字:宋加加
一审:宋加加
二审:岳冉
三审:李玲
发布:王天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