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31 作者:南京市太阳城小学 发布时间: 2023-03-14 来源:本站
阳春三月,春光明媚,万里无云,校园里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3月13日清晨,红领巾广播又和大家见面啦!
本期的校园风景线主题是:“拥抱明天 播种绿色”。植树节的起源可追溯到1400多年前,那时就有在清明时节插柳植树的传统习俗。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期间,设立了农林部、山林司,主管全国林业事务,后人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便把他逝世的日子,即3月12日定为植树节。自然界的生物之间存在的关系,就像人体的各个器官一样,都是保持平衡的,一旦某个环节失去了平衡,便会产生种种不良后果,而森林是保持生态平衡的卫士。现在,黄土高原到处是荒山秃岭,沟壑纵横;水土流失,植被的破坏使黄河,变成了世界上泥沙含量最多的河流,因此环境保护迫在眉睫。但是,我们也欣喜地看到,全国上下,保护环境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市民的环保意识也日益增强,作为学生的我们应该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不攀折花木,不践踏草坪,拒绝使用一次性木筷,避免使用一次性的杯子、饭盒、塑料袋,少赠送贺年卡,保持校园清洁等。这些虽是小事,但是,只要大家一起努力,从身边点滴做起,我们就能为保护地球做出一份贡献。
本期的“中华经典风”给大家带来的是《惠崇春江晚景》。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这这首题图诗,着意刻画了一派初春的景象。诗人先从身边写起:初春,大地复苏,竹林已被新叶染成一片嫩绿,更引人注目的是桃树上也已绽开了三两枝早开的桃花,色彩鲜明,向人们报告春的信息。接着,诗人的视线由江边转到江中,那在岸边期待了整整一个冬季的鸭群,早已按捺不住,抢着下水嬉戏了。然后,诗人由江中写到江岸,更细致地观察描写初春景象:由于得到了春江水的滋润,满地的蒌蒿长出新枝了,芦芽儿吐尖了;这一切无不显示了春天的活力,惹人怜爱。诗人进而联想到,这正是河豚肥美上市的时节,引人更广阔地遐想……全诗洋溢着一股浓厚而清新的生活气息。
今天的 “世界真奇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季第四个节气。斗指卯,太阳黄经达0°,于每年公历3月19-22日交节。春分在天文学上有重要意义,春分这天太阳直射赤道,南北半球昼夜平分,自这天以后太阳直射位置由赤道继续向北半球推移,北半球各地白昼开始长于黑夜,南半球与之相反。在气候上,也有比较明显的特征,春分后中国除青藏高原、东北地区、西北地区和华北地区北部外均进入了明媚的春天。春分的“分”有两个含义,一是“季节平分”,传统以立春到立夏之间为春季,而春分日正处于两个节气之中,正好平分了春季;另一含义是“昼夜平分”,在春分这天,太阳直射赤道,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春分的气候特点是天气温暖、阳光明媚。在这时节,中国民间有放风筝、吃春菜、立蛋等风俗。
本期的音乐慢时光,我们一起来欣赏歌曲《只此青绿》。下一期的主题是“生命因诚信而美丽”。如果你有想要分享的好文章、好音乐、新鲜人或事儿、科学小探索等等,就积极地向我们的广播站投稿吧,我们将会邀请你到节目中做客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