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11 作者:南京市太阳城小学 发布时间: 2024-10-15 来源:本站
在忙碌的间隙,翻开一本书,让心灵在字里行间游走,感受知识的魅力,品味生活的韵味。让阅读成为生活的调味品,让智慧的光芒照亮前行的道路。10月14日,南京市花港第二小学如期开展了“学芳诗读会”经典主题阅读分享。
吴宇航老师分享了《简·爱》的阅读感悟。
《简·爱》是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是英国文学中的一部不朽杰作。它是一部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都十分独特的作品。作者用简洁、传神、质朴和有声有色的文笔,以回忆自述的口吻,讲述了孤儿简·爱在各种磨难中不断追求自由与尊严,坚持自我,最终获得幸福的故事。
简·爱自幼被寄养在舅父母家里。舅父不幸去世后,简·爱的生活受尽歧视和虐待。表哥表姊妹不喜欢她,常常欺负她,简·爱也常受到舅母的惩罚,甚至被关进红屋子。这样的生活持续了10年,在与舅母公开对抗后,简·爱被送进了罗沃德孤儿院。在孤儿院里,她继续受到精神和肉体上的摧残。简·爱的童年是苦难的,同时也是幸运的。她遇到了仆人贝茜、好友海伦・彭斯、谭波儿老师等良师益友,她们让简爱感受到了温暖和前所未有的慰藉。
读《简·爱》让我明白了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如果一味地为他们提供优渥的环境并非全都是好事,有时,我们也应该为孩子们设置一些苦难,必要的困难更有利于激发孩子的潜能。孩子们在战胜一个个困难的同时,也就完成一次又一次的蜕变,最终蜕化成蝶,成长升华。但,并不是所有的苦难都可以使人化茧成蝶,苦难与挫折不等于不断地打击和摧残。所以,一味地追求苦难教育是很片面的,如果我们不断地遭受苦难,一直得不到相应的帮助和关怀,就看不到任何曙光,无法释放心中的痛楚,最终可能会适得其反,失去逆境抗争的能力,甚至失去生活的勇气。这个时候,理解、尊重和鼓励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学生健全人格形成的过程中,既需要苦难的淬炼,也需要尊重和鼓励。简爱如是,我们的孩子亦复如是!
文字:吴宇航
图片:韩 静
一审:吴宇航
二审:邵双玲
三审:李 玲
发布:王天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