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10 作者:南京市太阳城小学 发布时间: 2020-11-25 来源:本站
在语文学科里,朗读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有情感的朗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很快的入情入境,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语感,为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11月25日,我校语文组老师们齐聚大会议室,开展组内备课研讨活动。
开始之前,老师们一起观看了“读书节”班级朗读比赛一等奖获奖班级的读书视频。观看后,老师们都积极参与到朗读指导的交流中。首先,范兴萍老师提出自己平时教学中的困惑问题,低年级声音拖沓,缺乏节奏感,是朗读最大的问题。当然,她也提出了自己的应对措施,可以把诵读内容定为《日有所颂》上的经典儿童歌谣,老师利用每天早读时间,带领学生诵读。老师范读、学生领读,齐读等多种形式的读,激发学生朗读欲望,真正的把朗诵融入到每一天,让诵读成为孩子生活的一种习惯、一个爱好,为学生提供了感悟经典的平台。
朱德万老师结合自己公开课《伯牙鼓琴》的经验感慨道,教师的范读非常重要,绘声绘色、声情并茂的范读,既可以触及学生的内心,使学生及时把握住不同文体的感情基调,也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的内涵和进一步揣摩文章的表达方式。
王瑞雪特级教师也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她强调了播放名家范读的重要性。有了名家范读录音以后,极大地规范了学生的朗读。如果老师发音不准,语感不强,自己的朗读较之于名家范读录音相去甚远,那么,我们一方面要努力完善自我,不断提升朗读水平。一方面要正确认识自我,不能给学生低质量,甚至错误的导向,这时不妨就直接使用名家范读录音。孩子们的模仿、适应能力是很强的。不要让孩子们一开始就走弯路,毕竟先入为主的第一影响最为深刻,之后再改是很困难的。
随后,王道凤老师也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到,早读课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参与。早读课效果如何,取决于学生的参与程度。并且教师范读时,学生要用不同的方式参与。教师范读,学生聆听。要求学生不看课文,只是全神贯注地听,其侧重点是训练学生的听力。
苏甜主任结合低年级的学情指出教师的范读在朗读活动中更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带领学生抓重点词句,用心品味、感悟课文。只有细细品味重点词句,才能感悟文章所要表达的是什么。
最后,张校长作总结发言,她强调低年级是朗读教学的起步阶段,在低年级的早读课上,更离不开老师们一句一句的范读、带读。只有打好基础,才能让语文课堂真正变成一个“书声琅琅的课堂”,才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朗读的乐趣,并在朗读中获得语言的积累和深层次的感悟,最终实现语文的学习目标。
在每一次的教研活动时间里,大家都能畅所欲言,谈论着教学中的种种困惑,抒发着教学中的得意情怀,探讨着教学中的神来之笔。它为教师更新教育观念,进行业务切磋,相互学习,提升自我,搭建了一个有力的平台。正是在这种学习与反思中,探索与交流中,智慧的心灵才碰撞出耀眼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