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6 作者:南京市太阳城小学 发布时间: 2025-04-25 来源:本站
2025年4月21日,每周一全体教师例会在三楼会议室如期举行。会议一开始,任美静老师带来了“成言之美 读悟人生”的星座与教育感悟分享。
首先任老师分享了关于十二星座的知识,很多人都认为十二星座按照阳历来分,是来自于西方的舶来品。实则不然,中国的星象在千年前就已经开始,而12星座不仅与天上的星宿紧密联系,还与我们的24节气息息相关。每一个星座对应一个节气,不同的节气有不同的寓意,彼此关联微妙。但无论何种关系,都证明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世界文化之林当之无愧的魁首,我们的文化需要传承,需要弘扬。学校的二十四节气活动正践行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弘扬,这正是我们后来人继承文化的最好途径与证明。
传统文化是华夏儿女血脉中流淌的文明基因,是岁月长河里永不褪色的璀璨瑰宝。从二十四节气的智慧,到诗词歌赋的风雅,从传统技艺的精妙,到民俗节庆的温情,无不承载着先人的哲思与情怀。任老师从星座讲到星象再到二十四节气,从传统文化的魅力讲到继承和弘扬的必要性。
然后任老师就星座和教育谈论了教育思考:
一、从教学角度来说,任老师认为应有针对性的教育。学生的背景不同,性格迥异,注定了他们学习的习惯、思维的不同,那我们就不能一概而论,更不能一种行为贯穿下去,而应因材施教,不一样的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培养.
二、从教师本身来说。任老师认为每个人星座不同,性格不同,习惯不同,所以授课方法肯定不同,甚至于说话的方式、音量都各不相同。但是和而不同,各美其美,这个世界才缤纷多彩。我们应时常研究自己,躬身自省,每日三省吾身。在不断地教学过程,与学生地磨合中,找到与现在学生更契合地上课方式,交流方式,以此达到最好地教育目的。谁都不是标准,谁也不可能成为所有人的标准。所以我们没必要生搬硬套他人的方式,而应思考和实践出属于自己的教学之路,这样的教育才能长久。
接着,岳冉老师和陆燊老师对此做了感悟交流。
听任美静老师关于星座的讲解后,岳冉老师分享的亲身经历令人深思。她曾将自己错认作射手座,彼时觉得射手座的性格特质与自身极为契合;可在通过阳历重新确认自己是水瓶座后,又发现水瓶座的性格描述同样与自己相符。这一经历让岳老师意识到,或许并非星座决定我们的选择与特质,而是“信与不信”的心理在作祟——当我们笃信某一说法时,便会不自觉地寻找契合点;反之,则会觉得其与自己毫无关联。
这让我联想到中西方的神秘文化推算体系,无论是中国周易演算的星宿命理,还是西方塔罗牌的占卜预测,都拥有众多拥趸。这些推算看似带有迷信色彩,实则蕴含着“能量指引”的深意。当人们从推算结果中获得对前路有利的启示,这份心理暗示往往能转化为自信与动力,推动他们朝着目标坚定前行。
由此及彼,教育工作者也应从中汲取智慧。在面对学生时,给予信任与期待就是赋予他们成长的“能量”。教师若相信学生有能力达成目标,这种积极的信念会传递给学生,化作他们前进的底气;反之,若师生间缺乏信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也会随之削弱。因此,在教育实践中,给予学生信仰、能量与方向,用信任为其点亮成长之路,是塑造学生积极发展的关键所在。
陆老师认为星座对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个性化教学和因材施教方面。不同星座的学生可能表现出不同的学习风格和性格特质,教师可以参考星座特质调整教学方法,但需避免刻板印象,结合科学教育理论灵活运用。
本次感悟分享不仅加深了教师们对教育的认识,更加深刻地明白因材施教的重要性,同时也意识到躬身自省应是教学常态,只有在教中思,在思中教,才能让教育长久保持新鲜有活力。这也激励着教师们保持教育初心,在教育的路上一路繁花,与学生们一起走出属于自己的教育之路。
文字:任美静
图片:韩静
一审:任美静
二审:邵双玲
三审:李 玲
发布:王天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