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27 作者:南京市太阳城小学 发布时间: 2024-12-25 来源:本站
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实践
——宁扬特级教师名师工作室联袂教研活动
葭月之末,素律渐深。2024年12月19日,栖霞区王瑞雪名师工作室、江宁区陈林静名师工作室、建邺区郝玉梅名师工作室、鼓楼区史春妍名师工作室、扬州仪征郭仕红名师工作室在仪征实验小学小学开展了主题为“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实践”联合教研活动。活动采取了现场观摩和线上直播双重模式。参与观摩活动的不仅有仪征市城乡各学校的教师代表,还包括陕西省吴堡县、湖北省秭归和云南省景洪市的小学语文教师代表。
课堂教学
《雷雨》
来自仪征市郭仕红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的梁宝月老师执教的二年级下册《雷雨》,拉开了本次公开课的序幕。在这堂课上,梁老师带领孩子用双手和课文纸演绎雷雨时的情景,巧妙地引导学生走进雷雨的世界。通过多种朗读,让学生身临其境般感受到雷雨的磅礴气势。学生们在梁老师的带领下,不仅学习了课文,还能结合生活经验,自己描绘种种雨景,切实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中国美食》
郝玉梅工作室的徐恒娟老师执教二年级下册的《中国美食》。课堂上,徐老师像是一位美食导游,带领学生们穿梭在中国美食的大观园里。从家常的蛋炒饭到精致的烤鸭,从课本中的文字到生活中的实际菜肴,徐老师充分挖掘了这篇课文背后所蕴含的中国饮食文化。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让学生们在了解中国美食的同时,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使学生们在课堂上仿佛就能闻到那阵阵美食的诱人香气。
《影子》
史春妍工作室的戴倩老师执教一年级上册《影子》,为学生们打开了一个奇妙的光影世界。戴老师带领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认识影子。通过有趣的游戏互动,带领孩子们明白了影子产生的原理,并且在课文的学习中,感受到了作者对影子这一自然现象的童趣描写。在戴老师的课堂上,影子不再是简单的自然现象,而是充满趣味和探索价值的科学与文学的结合体。
《司马光》
王瑞雪工作室的余雨老师执教的三年级上册《司马光》。余老师带领学生们穿越时空,走进了古代的故事场景。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文言文的解读和古代文化的渗透。通过对司马光砸缸这一经典故事的讲解,让学生们感受到了司马光的智慧和勇敢。余老师还引导学生明白古人的智慧在当今社会依然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生活中我们也要善于运用智慧解决问题。
《王戎不取道旁李》
陈林静工作室教师、南京晓庄学院弘景实验小学副校长陈睿老师执教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陈老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深入分析王戎的思维过程,通过对课文的反复诵读和解析,让学生们明白观察和思考的重要性。这堂课不仅让学生们学习了文言文知识,更像是一场思维的盛宴,让学生们从古人的故事中汲取了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养分,培养了学生们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主题沙龙
接下来的主题沙龙活动是一场汇聚智慧的交流盛会。活动由扬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教育学会班主任专业委员会首任理事长陈萍女士主持,五位名师围绕“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实践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展开了深入的交流。这一环节就像是一场智慧的风暴,老师们的思想在这里碰撞出绚丽的火花,为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路。
活动总结
最后,江苏省第二批特级教师、省劳动模范陈秉章老校长对本次活动进行了全面的总结。陈老校长强调了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实践的重要意义,并对未来的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期望和方向。
本次教研活动在热烈的探讨与满满的收获中渐近尾声。五大工作室的携手合作,为语文教学搭建了一座交流共进的桥梁。相信他们会将此次教研的成果播撒在课堂之上,让语文教育之花在更多学子心中绚烂绽放,共同书写语文教育更加璀璨的明天。
教学反思
教与思的交响:《司马光》教学的诗意之旅
余雨
在教育的田野上,每一次授课都是一次播种,每一次反思都是一次耕耘。在讲授《司马光》一课中,我经历了多次深刻的指导和反思,它们如同春风化雨,滋养着我的教学理念,促使我在教育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一、导入环节的创新与互动
在第一次授课时,我采用了直接介绍司马光的方式,但发现学生对司马光的了解并不是很深入。在王特的建议下,我重新设计了导入环节,通过回顾旧知,提出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问题,成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理解宰相这一官职,理解《资治通鉴》在历史上的地位。我意识到,一个好的导入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还能够为后续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让学生分享他们所知道的复姓名字,不仅增加了课堂的互动性,也让学生对复姓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二、文言文教学的挑战与调整
在文言文的教学中,我最初担心三年级学生难以适应文言文的节奏和语调。王特建议我增加朗读,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言文的特点。实践证明,这一调整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同时,我也在思读环节增加了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讨论,而不是仅仅依赖注释和插图。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提高了他们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三、深入探讨与拓展延伸
在悟读环节,我最初只是让学生讨论司马光的品质。但王特说课堂的教育教学要围绕“小学语文生活化”这一主题开展,对于人物的分析不可泛泛而谈,建议我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联系生活更深入地探讨司马光的行为和品质。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理解文本,提高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在拓展延伸部分,我根据王特的建议,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和指导,帮助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这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也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这次磨课,我深刻体会到教学是一个不断反思和改进的过程。每一次的尝试和调整都让我更加接近理想的教学状态。我也将将在工作室的引领下继续探索和实践,以期在未来的教学中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图文:余雨
编辑:郑鹏馨
一级审核:郑鹏馨
二级审核:金美红
三级审核:王瑞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