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14 作者:南京市太阳城小学 发布时间: 2025-04-03 来源:本站
2025年4月2日上午第二节课,王天月老师带领四(1)班的小朋友开展了本周的“学芳课堂”课程。王老师在此执教《鸟的纹样》一课,以融合科技与艺术,展现传统纹样遇上AI智能。
课程伊始,王老师以填字游戏导入,带领学生欣赏鸟和凤凰。启发学生进行思考“鸟和凤凰的纹样有什么特点?”随后课堂场景“切换”至虚拟的历史博物馆,AI化身史官,带领学生赏析新石器时代的鹳鱼石斧图、商代的青铜鸟等。紧接着学生与AI智能对话,层层递进的互动中,学生不仅理解了纹样的象征意义,更惊叹于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
随后课堂场景切换至民艺馆,带领学生赏析苗族纹绣,对比不同文化的鸟类纹样风格。在创作环节,学生们热情高涨,有的以点线面为灵感设计出绚丽的纹样,有的将鸟的身体分成几何图形,老师鼓励学生自由选择颜色,注意颜色搭配,让作品保留鸟类的神韵,又充满童趣与个性。
课后,张芳老师对王老师的这堂课给予高度评价,认为王老师执教,整堂课思路清晰,环节紧凑,目标明确,充分展现了教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与对美术教学的深入理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了丰富的审美体验,有效提升了美术素养,这是一堂非常成功的美术课。陆燊老师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点评,王老师本节课围绕“鸟的纹样”主题,教学目标明确,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造型能力和文化理解。教师通过丰富的图片素材引导学生观察鸟类特征,既传授了纹样设计方法,又鼓励个性化表达。课堂融入传统鸟纹案例,渗透文化内涵。改进之处,可以进一步联系生活实际,增强实用性。丰老师指出,整堂课中,王老师营造出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思维活跃,展现出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种充满活力的课堂氛围,不仅让学生学到知识和技能,更培养了对美术的热爱,激发他们的艺术潜能。
本次《鸟的纹样》公开课不仅是一次艺术教育的创新实践,更为我艺术学科融合AI教学开辟了新路径。未来,我们将继续探索科技与美育的深度融合,让传统纹样在现代课堂中焕发新生,为孩子们插上艺术与创新的翅膀。
文字:王天月
图片:张啸天
一级审核:王天月
二级审核:岳冉
三级审核: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