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13 作者:南京市太阳城小学 发布时间: 2023-12-21 来源:本站
俗话说,“冬至大如年”。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为庆祝中国传统佳节,丰富学生们的学校生活,南京市花港第二小学四(2)班上了一节有意义的劳动课。课堂上,同学们和家长们一起动手包馄饨、包汤圆,窗外大雪纷飞,屋内温情暖暖,一起感受冬至的温暖和动手劳作的乐趣。
冬至,别名数九、冬节、长至节等,是“二十四节气”之第22个节气。冬至这天,北半球各地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冬至也是太阳直射点北返的转折点,这天过后,北半球白昼将会逐日增长。冬至标志着即将进入寒冷时节,民间由此开始“数九”计算寒天。
冬至这天,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习俗。在北方多数人有吃水饺的习俗,南方人多数人有吃汤圆的习俗。这一天,四(2)班同学在家长们的帮助下,亲自动手包馄饨、包汤圆。之前学生都是在家和父母一起动手制作节气美食,如今全班同学一起动手制作,最后享受自己的劳动果实,别提有多高兴了。
学生们先包馄饨。大部分学生表示都会包水饺,但是不怎么会包馄饨,为此家长们手把手地教学生包。每一名学生都认真观看并尝试制作。有的同学馄饨皮漏了陷,但脸上都洋溢着动手劳动的快乐。同学们还研制了自己的馄饨新样式——正方形的、三角形的、椭圆形的,真正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出锅啦!”喊声一响,同学们都欣喜地看向热气腾腾的锅。一眨眼的功夫,他们早已经把那香喷喷、软滑的馄饨吞进了肚子里。
吃饱馄饨后,学生开始包汤圆。汤圆最难的步骤就是最后必须捏紧,不能把芝麻馅露出来。为此同学们使出了十八班武艺,最后包出来的汤圆也是颜色各异。有的汤圆白白胖胖的,有的汤圆穿上了一层灰纱衣,有的汤圆则是黑不溜秋的,像个黑煤炭。即使包的形状、样子不好看,但是吃在嘴里都是甜滋滋的。
本次节气习俗和劳动实践相融合活动,学生不仅进一步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还体验到了新时代劳动课的内涵,提升了自己的劳动技能,增加了相关的劳动知识,同时获得了劳动的快乐。学校将会继续将传统文化与劳动课相结合,不断地推广劳动实践课程,让更多的学生会劳动、慧劳动、爱劳动。
文:卢 云
图:马付阳
一审:卢 云
二审:邵双玲
三审:李 玲
发布:王天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