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京市太阳城小学!
  • 文章标题
  • 文章摘要
  • 文章内容
  • 全文搜索
博爱 · 创新 · 阳光 · 责任
bj

栏目导航 >>

【阳光太阳城】培养有序表达 激活思维潜能——太阳城小学语文中年级组校本研修系列活动

浏览数量:4     作者:南京市太阳城小学     发布时间: 2024-10-31      来源:本站

培养有序表达 激活思维潜能——太阳城小学语文中年级组校本研修系列活动

前期磨课研讨

在太阳城小学语文组校本研修“聚焦思辨读写 发展语言思维”的主题下,高年段开展了以“培养有序表达 激活思维潜能”为分主题的研修活动。2024年10月31日,周老师在精心准备后试上了课文《牛和鹅》,中年级组全体教师共同观课。老师们结合我们组校本研修的主题从教学目标,学习活动,板书设计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研讨交流。

 

1.png


首先,周老师自己进行了说课,她结合本单元的单元要素和人文主题,明确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接着,苏老师根据听课内容,希望周老师在开头引导部分可以勾连三年级学习的课文《肥皂泡》,让学生体会成长地快乐。王老师觉得在本课教学中可以将批注角度的整合部分和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相结合,让学生进一步感知批注的角度。韩老师认为本篇课文稍长,在教学时不需要面面俱到,明晰了教学目标之后,结合目标设计学习活动,老师主要是引导者。其他老师也进行了补充交流。

 

2.jpg


经过组内研讨,周老师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更加清晰,也细化了教学中对知识的处理,学生的学习活动也更加高效。

校本展示

组内磨课研讨后,周老师在录播教室进行了中年段校本研修主题的课例展示。全体语文组老师参与听课。

 

3.jpg



周老师本节课共设计了三个进阶式的学习活动,教学目标清晰明确,既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又着眼于学生阅读素养和思维能力的提升,包括知道从哪些角度给文章作批注,以及借助词句体会文中“我”的心情。在教学过程中重视生字词的教学,另外在梳理课文内容时,能够让学生按照黑板上的板书内容进行有序表达。接着通过发现本篇课文与其他课文的不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其观察和思辨的思考能力,对批注方法的教学也由浅入深,先是让孩子根据文章的批注,说一说批注的角度,然后再让孩子用这样批注的方法进入到小组合作的学习当中,让孩子的思维得到一个进阶式的成长。

校本研讨

课例展示后,语文组全体教师在会议室开展校本主题研讨。先由周老师向大家阐述节课自己的教学思路。再由组内老师围绕“聚焦思辨读写 发展语言思维”这一校本研究主题,对周老师课例展开研讨。

 

6.png


封老师说周老师课堂中迅速借助板书,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从而引导学生进行有序的表达。在理清文章脉络。紧扣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和本课的教学重难点,从批注的角度入手,设计了三个学习活动,由浅入深引导学生勾画出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的语句,对各种心情的变化进行批注,让学生在思考中聚焦批注,从而了解可以从提问、写法、感受、启发等多种角度进行评估。课堂上也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学习的活动形式多样,小组交流汇报的环节也是让学生在课堂中巩固了用批注的方法,阅读的学习方法,整堂课轻松而高效,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曹老师认为然后比较印象比较深的一点是周老师没有说直接让小朋友直接进行小组汇报,而是给了汇报的句式,如:请大家跟我看第段第几句子,是从什么角度进行了以下批注。谁要补充?接着组员一,请大家跟着我看第几段,第几句,句子是从什么角度进行了一下批注,然后接着组员2进行汇报。给了小组小朋友们更多的有序表达的机会,把课堂给了孩子。

徐雯主任也表示有序表达的句式,在区里教研活动展示课上,也有多次的呈现,中年段学生需要这种句式表达的训练,低年级也要培养学生把话说完整,还要说清楚有顺序,所以我们在低年级的时候就已经这样去重视学生,去培养他这方面的能力了。到了中年级,因为他除了有口语的口头上的一个表达,还有书面上的表达,所以我们要教他们用这种用句式的形式表达地更加有序。

王老师作为周老师的师父也提出了想法,紧扣单元要素和课后习题制定目标。在找到文本内容与语文要素内在的逻辑联系之后,紧扣单元要求和课后习题确定本课的目标。“边默读课文边画出相关词句,体会“我”见到鹅和被鹅袭击时的心情”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实际操练批注,并提供句式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这样从扶到放,边批注边阅读,让学生的阅读层层深入,理解更加深刻多元、富有个性。

 


本次中年级组的教学研讨让整个语文教研组更加坚信,通过聚焦思辨读写,我们能够更好地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

图片:语文组老师

文字:周舟

一级审核:徐雯

二级审核:施诗

三级审核:张文燕


主办单位:南京市太阳城小学教育集团  |  地址:南京市太阳城小学 电话:025-84363538
苏ICP备2024130403号-1   苏公网安备320113023210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