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4 作者:南京市太阳城小学 发布时间: 2025-03-27 来源:本站
为深入探索语文课堂与传统文化融合的教学路径,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南京市花港第二小学语文组全体老师于2025年3月16日共同走进二(1)班,观摩赵丽娜老师讲授的《中国美食》一课,开展了一场语文组内教研活动,展现了语文课堂的创新设计与文化育人价值。
课堂中,赵老师巧妙创设“做美食招待客人”的情境,以“买食材”、“学做菜”、“设计新菜单”三个活动串联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图文识字、形声字归类(如“火”“灬”偏旁与烹饪方法的关联)、字理识字、结合生活经验等方式攻克识字重难点。此外赵老师借助“美食识字卡片”“烹饪方法拼图”等趣味教具,让学生在游戏互动中认识生字、了解烹饪方法。学生不仅掌握了“烧”“烤”“爆”等烹饪术语,轻松理解字形与烹饪动作的关联,还能结合生活经验列举自己喜爱的美食,深刻感受到汉字的魅力。
随后,赵老师组织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利用已有食材和课上习得的烹饪方法,设计“新菜单”,学生们在课堂上积极分享,从家常小吃到节日佳肴,展现了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此活动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资料整合与表达能力,课题氛围活跃。
各年级老师针对赵老师的《中国美食》一课展开了热烈讨论,总结来看,这堂课优点突出,也存在一些可提升的方向。
在优点方面,课程导入极具吸引力,美食视频、色彩鲜艳的图片瞬间激发了学生兴趣。识字教学形式丰富,无论是菜名与菜品图结合,还是同偏旁字对比学习、烹饪动作与字形字义关联,都让学生轻松掌握知识。课堂上小组合作活跃,培养了学生多方面能力,朗读方式也十分多样。同时,巧妙融入美食背后的故事,进行了文化渗透,拓宽了学生视野。
不过,教学也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在汉字教学上,虽识字方法多样,但在汉字名词的语言运用方面还有所欠缺。讲解字词时,可以让学生用更多方式朗读,加深对字词的理解。在课堂结尾的15分钟,不仅要安排写字练字,还应增加语用本的使用,将字词和词语的日常运用渗透给学生,让学生学会在实际中运用这些汉字,比如通过造句、写短文等方式,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另外,在引导学生感受美食文化内涵上可以更深入些,增加地域美食差异的介绍,使课程内容更加饱满。
总的来说,这堂课为大家提供了很好的教学范例,在形式创新和知识传授上有诸多值得借鉴之处。希望各位老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取长补短,注重汉字语言运用的教学,强化语用本的使用,不断提升教学质量,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课堂中收获更多知识与技能。
此次《中国美食》教研活动为教师搭建交流学习平台,相信在全体语文教师共同努力下,我校语文教学将不断创新,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文字:赵丽娜
图片:韩静
一级审核:赵丽娜
二级审核:岳冉
三级审核: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