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9 作者:南京市太阳城小学 发布时间: 2025-06-17 来源:本站
2025年6月14日上午十点,花港第二小学全体教师齐聚线上,共同参加了“融智教育行动计划”发布会的学习活动。此次发布会由中国信息协会教育分会与北京市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应用创新研究基地联合国内部分学校、教育行政与业务管理单位、有关企业等共同发起,旨在构建“育人为本、协同创新、示范引领”的AI教育生态。通过此次活动,花港第二小学的教师们积极更新教育理念,探索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新路径。
发布会的第一阶段由北京市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应用创新研究基地主任李玉顺带来微报告《人工智能环境下师生机三元生态育人范式创新》。李主任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数智技术的内涵,指出数智技术是数字化技术和智能化技术的结合,其复合性迭代发展正在加速教育创新。他强调,在数智时代,教师与人工智能“共存、共教、共学”已成为教师角色转变的必然选择,“人机协同”在教育实践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同时,李主任指出学校数字化应用整体环境的重要性,认为学校数字化应用环境应是开放、融合和生态的。他还明确了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进程中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从知识、能力、素养、价值观四个方面为素养型课堂生态发展服务。这一阶段的学习为花港第二小学的教师们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使他们对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第二阶段由中国信息协会教育分会会长丁书林对融智教育行动计划进行报告与解析解读。丁会长用“六个共”概括说明了融智教育行动:共研共创共发展、共思共行共奔赴。他指出,生成式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融合创新将加速学校教育实践过程去中心化,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对教师的依赖,以对话者的角色出现在课堂上。丁会长强调,我们要高度警惕以人工智能之名培养人工智能的奴隶,而是要真正实现生成式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阶段的学习让花港第二小学的教师们明确了融智教育行动的方向和目标,为后续的实践提供了清晰的指引。
第三阶段由编写及实践代表丁玉涛主任带来《场景式学习——教师人工智能素养提升新策略》。丁主任结合实际案例,详细解析了《生成式人工智能融合创新应用场景解析》的使用方法。他指出,中小学教师在备课时常常面临教学资源匹配低效、分层教学设计耗时长、个性化学习方案设计困难等问题。通过AI大语言模型,教师可以输入学科、学段、教学目标等关键信息,一键生成分层教案,并支持动态调整,直至满足教学需求。这一阶段的学习为花港第二小学的教师们提供了具体的实践策略和方法,帮助他们在日常教学中更好地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精准化教学设计。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高山之起,始于微尘。”此次发布会的学习让花港第二小学的教师们深刻认识到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教师们纷纷表示,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将秉持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提升自身教学素养。他们将把本次发布会所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努力打造更加高效、个性化、富有创新性的课堂,为培养新时代的创新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通过此次线上学习活动,花港第二小学的教师们对“融智教育行动计划”有了全面而深入的了解,也为学校后续开展人工智能教育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相信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花港第二小学将在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为学生创造更加美好的教育未来。
文字:岳冉
图片:全体教师
一级审核:岳冉
二级审核: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