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6 作者:南京市太阳城小学 发布时间: 2023-09-04 来源:本站
任何哲学理论都源于现实生活,凝结着哲学家对于人与世界、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以及人与自我之辩证关系的理性反思。新学期如期而至,本期“学芳师读会”哲学主题分享。
卢恒老师分享了阅读《理想国》的感悟。
《理想国》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创作的哲学对话体著作。全书主要论述了柏拉图心中理想国的构建、治理和正义,主题是关于国家的管理。柏拉图的《理想国》一书是他的代表作,涉及到政治学、教育学、伦理学、哲学等多个领域,思想博大精深,几乎代表了整个希腊的文化。2015年11月,《理想国》在英国“学术图书周”中,被评为最具影响力的20本学术书之一。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以故事为题材,叙述苏格拉底到贝尔斯祷神,归途被派拉麦克邀往家中,宾主滔滔谈论起来。两人的辩论从各个角度暴露奴隶主阶级的哲学思想、政治思想、艺术思想及教育思想。故事中的苏格拉底是虚拟的、假托的,实际上就是柏拉图的代言人。文中借苏格拉底之口和人讨论正义,分析个人正义与城邦正义之间的互通性,系统地阐述了正义的概念。柏拉图设计并展望着心目中理想国度的蓝图,提出在“理想国”中才能真正实现正义。
《理想国》它让后来的思想家和学者近乎偏激地推荐——爱默生说:“烧掉所有的图书馆吧,因为所有的价值都在这本书里了。”朱光潜说:“《理想国》是西方思想的源泉,也是我向青年推荐的唯一的西方哲学著作。”它是西方政治思想传统极具代表性的作品,是西方首部系统论述乌托邦思想的著作,被称为“关于正义的学说”。没有理想就没有未来,每一个理想国,都会在你的心目中培植和平、正义与博爱的美好希望。这本书教你如何思考世界、思考社会、思考人生。
卢云老师分享了阅读《哲学家都干了些什么》的感悟。
这本书作者是林欣浩,是自由撰稿人,以诙谐幽默的方式讲解枯燥乏味的哲学。说到哲学,不得不提起哲学的开端始祖,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喜欢到处找人辩论,称之为“产婆术”。通过辩论让人获得答案,他每次都找人辩论,都会把人辩得哑口无言,满脸羞愧承认自己的无能,嘴上虽然承认无能,可是心理难过啊,而且面子上也过不去,尤其是那些奴隶主,更是生气。当时苏格拉底因为三重罪“侮辱雅典神”“引进新神”“腐蚀青年思想”受到了审判,陪审团有500人,审判的最终结果是360票对140,多少人想判苏格拉底死刑啊。最后就饮毒酒仙去了。
笛卡尔继承了苏格拉底的观点,苏格拉底是质疑,笛卡尔也是对世界抱有怀疑精神,他不仅仅质疑先哲的著作,他还质疑质疑整个世界:我眼前的这个世纪是不是都是假的?我见到的一切会不会都是幻觉,都是梦境?但他又想,不管我再怎么怀疑,“我怀疑”这件事是确定的,它肯定存在吧?那么“我”肯定是存在的,这就是“我思故我在”的意思。笛卡尔从几何学中进行演绎,最终得出上帝是完满的,是有上帝的这个结论。他认为,我在,但我是不完满的,那谁是完满的呢?只有上帝,所以世界是有上帝的。笛卡尔这种观念叫“形而上学”,用孤立、静止、片面来看待问题。
康德认为所有的知识都要经过人类心灵的加工,才能被人类认识,在他的哲学里,不是心灵去感受经验,而是心灵加工和生产出了经验。康德这个人更让我觉得惊奇,他相貌丑陋,身高不到160,他每天都要在同一时间出门散步,以至于邻居根据他散步的时间来对表。他还非常谨慎,仆人把酒杯打碎了,他要求仆人把每一片碎片都收集给他看,并亲眼看仆人把碎片埋到土里。可能正因为他的这些循规蹈矩,使他最终活到了80岁。
黑格尔和康德一样,认真、古板。他和康德的观念不一样。这个世界的本质,黑格尔起了一个名字,叫“绝对精神”。世界的本质是在活动的,是自己观察自己。康德的真理静止不动,黑格尔的真理是在运动的。而且黑格尔说,矛盾就是世界的本质,就像阴阳一样,凡是都有阴和阳,阴阳互生。人也是矛盾的,“原来我认识的自己是魅力十足的”这是正题,后来“我发现,别人眼里的我是个小丑”这是反题,相互矛盾,于是反思我到底是个怎样的人,最终我认识到了一个更加丰富、更加的全面的我。这一点我觉得非常好,教我们更加理性地看待自己,不过分拔高,也不十分贬低自己。 关于世界的本质到底是什么的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思考哲学的时候,也觉得世界很虚无,但是我们毕竟是凡人,管他生活的世界到底是真是假,到底是虚幻还是真是,我们先感受当下吧,渴了就点杯奶茶饿了就吃个炸鸡,活在当下,毕竟我们也不是哲学家,我们都是平凡的普通人。
图片:王京京
一审:邵双玲
二审:李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