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京市太阳城小学!
  • 文章标题
  • 文章摘要
  • 文章内容
  • 全文搜索
博爱 · 创新 · 阳光 · 责任
bj

栏目导航 >>

【阳光太阳城】创设任务驱动,提升问题意识

浏览数量:16     作者:南京市太阳城小学     发布时间: 2020-10-16      来源:本站

020年10月16日,卞海霞老师参加了栖霞区红枫杯赛课,本次赛课在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仙林小学进行。本次课例内容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课《人的呼吸》,在10月16日正式上之前10月14日与15日在本校(南京市太阳城小学)试上两次,在学校科学教研组老师的指导与帮助下,最终呈现出了精彩的课堂。


本次课例紧紧围绕以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法进行教学设计,卞老师创设了“潜水去看美丽的海底世界”的情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想要进行一场潜水运动的兴趣,进而自然而然地设计了“要想进行一项潜水运动,我们应该做哪些准备”的学习任务。在“潜水要做哪些准备”的任务驱动下,学生开始了头脑风暴……在学生提到需要携带空气瓶时,卞老师适时提出“可是水里的鱼儿不需要空气瓶”,在老师的提醒下,学生的脑海里自然出现了疑惑“为什么人需要空气瓶,鱼不需要呢?人和鱼的呼吸有哪些不同吗?”…… 

在探究活动阶段学生通过资料阅读、全班交流活动,学生初步掌握了人用肺呼吸,可是乌龟和鲸鱼也是用肺呼吸,他们可以在水里生活好长时间,学生心中再次产生疑惑“为什么乌龟和鲸鱼可以?”……通过憋气游戏,学生发现了乌龟、鲸鱼和人呼吸的秘密,知道人需要空气瓶的真正原因,然而在欣赏潜水员们在水里的活动时,很快就发现了他们一边吸空气瓶里的空气,一边还要往水里吐气,冒出无数气泡,这样的现象刺激着学生的感官,他们再一次提出疑问:“为什么会冒气泡?”,“既然气泡也是气、空气瓶也是气,何不用一根导管把呼出来的气收集起来通道空气瓶中去,这不是可以源源不断的有空气可吸?”……最后在拓展环节,卞老师引导同学们反思本节课的探究,是否还有哪些疑问?这也是在引导学生发现探究中的问题。

这些关键问题基本都来自于学生主动发现,这不论对课堂教学,还是对学生科学概念的建构都是极大地推动,而这些巧妙的背后,是卞老师的精心设计,才得以有这么精彩的呈现,而这样的设计来自一个想法:基于任务驱动提升学生的科学问题意识。科学课自然离不开科学概念的建构,但是在概念建构的同时兼顾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则是两全其美,事半功倍。

本次赛课得到教研员和评委老师的一致好评回顾本次课例研究过程在学校教研组与教研员的指导下收获满满还有很多需要反思的空间相信在接下来的努力下一定可以越来越好


主办单位:南京市太阳城小学教育集团  |  地址:南京市太阳城小学 电话:025-84363538
苏ICP备2024130403号-1   苏公网安备320113023210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