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8 作者:南京市太阳城小学 发布时间: 2024-11-13 来源:本站
行人莫道春来早,又是乘风远济时。为进一步落实新课标理念,深入推进教研教改落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南京市花港第二小学语文组老师们齐聚图书馆会议室开展了集体备课活动。
活动中以“如何激发学生进阶行思维”这个问题展开,老师们分别就这个问题谈了自己的想法。一年级岳冉老师认为在小学一年级上学期识字单元教学中,搭建支持性学习支架、激发进阶性思维活动至关重要。以《对韵歌》为例,可以利用图片支架。展示与文中事物相关的生动图片,如“云对雨”,展现天空中云朵和雨滴的画面。这能引导学生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识字,让他们理解文字所代表的事物,激活联想能力。当学生看到图片再对应文字时,思维从对画面的直观感知延伸到对汉字的记忆和理解,提升了识字思维的敏锐度。二年级赵丽娜老师根据《八角楼上》这一课提出展现“进阶型思维活动”的教学重点,一是运用背景资料支架,了解“艰苦斗争”的年代意思;二是语言支架,结合课后思考练习题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体会人物品质。三年级印藕玲老师以第六单元《古诗三首》为例,在进行古诗教学时设置问题支架,对诗意理解上思维进阶引导性问题,图表支架,对诗歌表达脉络和表达方式上思维的进阶。对比《望天门山》的夸张手法、《饮湖上初晴后雨》的比喻手法和《望洞庭》的宁静意境,让学生深入理解不同的写作特色,提升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五年级韩静老师分享了在《慈母情深》这篇文章的教学时搭建“对比支架”、“假设推理支架”,思考:不同状态下的母亲形象有何差异?通过这种差异能体会到母亲怎样的情感和生活压力?引导学生深入剖析文本细节,提升对人物形象塑造的理解与分析能力,从形象对比中感受慈母情深假如你是文中的作者,面对母亲如此辛苦的工作,你会做出怎样不同的选择或行动?通过这种假设性思考,学生能够更好地代入作者角色,体会作者当时复杂的情感和内心的矛盾挣扎,同时也能激发创新思维,从不同角度去理解慈母情深对作者产生的深远影响。
通过本次集体备课,语文组教师们集思广益,优化了教学方案,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活力。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把集体智慧融入日常教学,为学生带来更优质、高效的语文课堂,助力学校语文教育事业迈向新台阶。
图:语文老师们
文:韩静
一级审核:韩静
二级审核:岳冉
三级审核:李玲
发布:王天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