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11 作者:南京市太阳城小学 发布时间: 2025-04-30 来源:本站
风里藏着花香,阳光透着暖意.2025年4月28日,南京市花港第二小学每周一全体教师例会在三楼会议室举行。会议伊始,孔欣雨老师带来了“成言之美 语悟人生”的生活教育感悟分享。
孔老师给大家分享的内容是第十个“中国航天日”。第十个“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于4月24日在上海市举办,主题为“海上生明月,九天揽星河”。宣传海报突出东方美学,以象征生机与活力的青绿色系融合水墨背景而成,明月近旁是“嫦娥六号”探测器的身影,展示中国探月工程的丰硕成果,圆月与发射升空的长征火箭组成数字“10”,代表今年是第十个“中国航天日”。一次次振奋人心的发射,一项项令人惊叹的成就,不断刷新中国航天追梦筑梦的高度。
接着,孔老师分享了自己从中获得的启发。第一,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主题中“海上生明月”源自古典诗词,与“九天揽星河”的航天科技形成古今对话。教师可在教学中搭建文化与科技的桥梁,引导学生感受中华文明的延续性与科技发展的创新性,培养文化自信与科学素养。第二,拓宽教育视野与格局。“九天揽星河”象征着人类对宇宙的无限探索。教师可以在课程设计中融入跨学科内容,激发对未知领域的探索热情。第三,传递合作精神与责任担当。“九天揽星河”的壮举依赖无数航天人的协作。教师可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分工协作中学会沟通、倾听与配合,理解个人在集体中的责任,培养团队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第四,勇于突破舒适区与挑战自我。“揽星河”意味着突破地球引力的束缚,教师在生活中也应敢于突破舒适区,尝试新事物,以积极进取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为学生树立榜样。
然后,卢云老师和韩静老师进行了交流。卢老师表示,从“嫦娥奔月”的古老传说,到万户飞天的勇敢实践,再到如今神舟飞船一次次叩问苍穹,这份对宇宙的向往与探索跨越千年从未停歇。接着,卢老师讲述了在航天事业中让他最感动的人物——邓稼先。他告别家人,毅然投身西北荒漠的研究所,隐姓埋名默默钻研;为突破核技术难关,他不顾辐射危险亲自探查,最终因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身患重病。他用生命诠释了“许身国威壮河山”的誓言。卢老师指出,教育事业同样需要这样的热忱与坚守。作为教师,我们应如航天人一般,怀着对教育的热爱与责任,将教育视为毕生追求的事业。唯有热爱与责任,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为国家培育栋梁之材。
韩老师认为“中国航天日”是一个意义非凡的日子,它承载着我国航天事业的梦想与荣耀。她想起2003年,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飞向太空,心里满是震撼与自豪。20多年过去了,如今她站在讲台上,和大家一起学习关于中国第一位女航天员刘洋的阅读理解文章。从杨利伟到刘洋,他们身上都闪耀着一种精神——勇于突破。韩老师希望孩子们都能学习航天精神。在学习上,遇到难题别轻易放弃,多思考多尝试;在和同学相处时,多些耐心和包容,改掉自己爱冲动的小毛病。未来的路还很长,只要大家有勇气突破自己的舒适区,都能成为自己生活中的“小航天员”,探索更广阔的天地,收获成长的喜悦。
此次分享活动结束了,但探索的脚步不会停止。相信在航天精神的鼓舞下,教师们将带着满满的收获,在教育的星空中不断前行,为培养未来人才而不懈努力。
文字:孔欣雨
图片:韩 静
一审:孔欣雨
二审:邵双玲
三审:李 玲
发布:王天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