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1 作者:南京市太阳城小学 发布时间: 2025-03-20 来源:本站
春日暖阳轻柔地铺洒在大地上,微风带着新生的气息,悄然拂过每一处角落。2025年3月10日,南京市花港第二小学一周一次的“成言之美 语悟人生”在三楼会议室如期举行。本次是由赵丽娜老师带来的感悟分享。
赵丽娜老师分享了《哪吒2之魔童闹海》这部电影带给她在教育上的思考。在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主题赢得了无数观众的心。如今,《哪吒2之魔童闹海》再次席卷而来,不仅延续了前作的精神内核,更在多个方面实现了全面升级。首先,赵老师通过一段宣传片简要回顾了一下这部电影的精彩瞬间。接来下她分别从三个方面谈了看完这部影片的感悟。
1.父母无条件的爱,是孩子敢于面对世界的底气。
两部《哪吒》里,李靖不再是不苟言笑的古板父亲,殷夫人也不是传统的柔弱母亲,而是诠释着为人父母应当给孩子无条件的爱。无论哪吒是魔是仙,父母始终支持他的选择,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兴趣,支持孩子追求自己喜欢的事情,而不是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每个“逆天改命”的孩子背后,都站着满怀爱意甚至不惜以身为盾的父母。得到父母无条件的爱,便有直面世界的底气和勇气,即便陷入人生低谷,也相信自己可以穿越黑暗。说到无条件的爱,还有一个人物也不得不提,那就是哪吒的师傅“太乙真人”,他对哪吒的魔性有着充分的包容,面对顽劣不堪的哪吒,选择用爱去感化和引导,我觉得作为教师我也要学习这种包容精神。
2.勇敢做自己,才能所向披靡。
哪吒一路走来都是在对自我身份认同和自我价值的频频追问。第一部里,哪吒高喊“我命由我不由天”,而他的逆天改命,其实也是希望从魔变为仙,为此他努力压抑自己的魔性。但随着一些真相的浮出水面,他才开始质疑这套规则,并最终吼出了“小爷是魔,那又如何”。此时的哪吒才真正接纳了本真的自己,选择做自己。从排斥到接纳,哪吒完成了一次身份认同。做自己,其实就是保持独立人格,不被外部声音所左右,也不强求外界理解,专注于自己想成为怎样的人,过怎样的生活。
3.每个人都会经历“穿心咒”,突破才能重生
影片里的“穿心咒”其实也是一个隐喻。每个人可能都会经历“穿心咒”,它藏在人们的内心深处,很多人选择默默承受痛苦。哪吒的“穿心咒”是想把自己置于规则之内,却发现这世界的规则并不是公平的。哪吒最终选择面对不公时高喊:“若前方无路,我便踏出一条路。若天地不容,我便扭转这乾坤!”这是他对不公规则的一封战书。哪吒让我们看到,锁链可以砸碎,规则可以重建,他没有选择低头认命,他渴望证明自己,为了实现心中的正义,哪怕要挑战天庭的权威,也毫不退缩。这种不惧困难、勇于挑战的精神,正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品质。
接着张啸天老师和王璐老师做了交流。
张老师主要谈了他的三点感受。第一,家庭教育十分重要。哪吒能够从魔童变成拯救众人的“大英雄”,和他的父母对他无微不至的关怀脱不了关系。第二,在教育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产生积极乐观的心态,不放弃的精神。最后,哪吒最后可以成功,离不开众人的帮助。要培养学生进行团队协作,有合作精神。
王老师说哪吒一出生就被认定为魔丸转世,村民们对他充满了恐惧与偏见,从一开始就给他贴上了“坏孩子”的标签。这让我联想到在教育过程中,我们有时也会不自觉地根据学生的成绩、行为习惯等给他们下定义。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都有无限的潜力。我们不能仅凭一时的表现或片面的了解,就对学生产生刻板印象。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挖掘他们的独特之处,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光发热。 我们还要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挫折,哪吒的成长之路充满了挫折,被村民误解、排斥,肩负着魔丸的命运。但他并没有被这些挫折打倒,而是在逆境中不断成长。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挫折是不可避免的。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挫折,让他们明白挫折是成长的一部分。当学生遭遇挫折时,我们要帮助他们分析原因,鼓励他们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培养他们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哪吒之魔童闹海》以生动有趣的方式,为孩子们上了一堂关于勇敢、友谊和亲情的教育课。它让我们看到优秀的影视作品不仅能娱乐大众,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发挥教育作用,助力孩子健康成长。
文字:赵丽娜
图片:韩静
一审:赵丽娜
二审:邵双玲
三审:李玲
发布:王天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