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9 作者:南京市太阳城小学 发布时间: 2023-11-14 来源:本站
平安校园是每一位同学汲取知识、拓展视野、启航梦想的地方。为帮助小学生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升自我保护能力,2023年11月3日,南京师范大学“廌行”普法服务队赴太阳城小学,为同学们带来一场以“反对校园欺凌”为主题的普法课堂。本次课程由“廌行”普法服务队成员董思彤主讲。
董思彤开篇为同学们讲述了三个典型的校园欺凌案件,对案件的具体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循序渐进、抛出问题,引导同学们思考。同学们积极参加讨论,踊跃发表自己对于欺凌的看法,合作探究导致校园欺凌发生的原因。
随后,董思彤进一步为同学阐释了有关校园欺凌的概念,并着重强调了校园欺凌的表现类型——按照是否由加害人直接欺凌受害人可以分为直接欺凌和间接欺凌。除此之外,按照欺凌的表现形式可以分为肢体欺凌、言语欺凌等六种欺凌。董思彤还通过举例子让同学们判断类型,加深印象。
为了引导孩子们对校园欺凌有进一步的理解,董思彤总结了校园欺凌的几点特征,分别为:蓄意伤害性、力量不平衡性以及重复发生性。这可以帮助同学们迅速判断是否遭遇了校园欺凌,从而在第一时间做好自我保护。
毋庸置疑,校园欺凌会对受欺凌者产生不可逆转的后果,但大家往往也会忽视一点,就是其也会对欺凌者发生危害,不仅如此,校园欺凌还会影响到参与者、受害者的家庭甚至是旁观者,进而影响到整个学校乃至社会的氛围。
董思彤为同学们详细讲述了校园欺凌会产生的危害后,呼吁同学们抵制欺凌、友爱互助,并告诉同学们遇到欺凌不用害怕,要积极找寻解决方法。她分别从国家层面、制度和法律法规保障层面、校园保障层面以及个人层面提供校园欺凌预防治理方法,并引导同学们代入受害者视角,充分互动,帮助同学们找到解决有关问题的最佳路径。
本次普法活动的目的不仅在于加深同学们对校园欺凌的了解,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做好法律宣传教育,更希望通过普法教会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面临校园欺凌时如何保护自己。董思彤在授课过程中多次互动,采用问答形式激发同学们的兴趣和思考。本次普法活动取得圆满成功!